拾亲首页最新    拾亲商城    
新建文件夹-2-沈Shen

第一支源出赢姓。
      黄帝之裔高辛氏帝喾之子实沈之后,实沈氏族以猴为图腾,初居于山东曲卓之沈犹,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,成为东夷族的一支,故为赢姓。后来与亲族阏伯相争后西迁山西汾、浍之间的大夏族之地,即今山西南部临猗县西建立了沈国。当夏兴起后。姒姓夏人夺取了赢姓沈国之地,沈人南迂河南固始的寝丘立国。商朝灭夏后,赢姓沈人复国。到周武王灭商后,晋国吞并沈土,赢姓沈人南逃到河南沈丘立国(资料由拾亲撰修)。到周昭王南征淮夷时灭了赢姓沈国。所以赢姓沈氏的历史至少有4500年。
第二支源出姒姓
      夏朝建立后,夏人并吞了四周的部落,同时也吞并了在山西临猗县西的赢姓沈国,建立了姒姓沈国。到商朝灭了夏后,亲商的赢姓沈人复国,姒姓沈人南逃渡过黄河进入河南新城县北的邥垂,后继续南迁至河南固始之寝丘立国。周朝初年,蒋国灭了河南固始的姒姓沈国,沈人南逃楚地的沈鹿,今湖北钟祥东的大洪山之麓,成为楚国一邑。姒姓沈氏已有4000年的历史。
商朝初期,在山西南部的姒姓沈氏与赢姓沈氏的一支西迂陕西西华,又迂周至.再西迂到达甘肃定西县,然后,由甘肃翻越岷山沿岷江南下四川中部的汉源,与黎人混合,成立沈国(也称丹国),战国时降于秦国,后演变为沈犁部落,逐渐被羌人同化(资料由拾亲撰修)。东汉时沈氏羌活动于黄河以南、秦岭以北的陕甘宁一带,后来沈氏羌全部融人汉族之中,今陕西渭洛地区的地名中多沈字,与沈氏羌有关。明清时期四川泸定的沈边土司,也出自姒赢混合的沈氏。
第三支出自姬姓
      西周分封文王之子季载于沈,古城在今河南平舆北,也称聃,侯爵,公元前506年为蔡国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西周昭王时,蒋国移封于河南固始蒋集,并吞并了姒姓沈国,以封其子为姬姓沈国。鲁炀公封庶子沈季于沈犹,为鲁附庸国,以沈为氏。西周昭王南下征伐淮夷,鲁炀公之庶子沈季,随周昭王南征灭了河南沈丘的赢姓沈国,封沈季之子沈子它于南30里的安徽阜阳西北的临泉的沈丘集,建立了姬姓沈子国。春秋中叶楚国先后灭了两姬姓沈国。姬姓沈氏也有3000年的历史。
第四支源出芈姓。
      楚穆王时楚国灭了河南固始的沈国,楚庄王封孙敖之子于沈。又封其子公子贞于沈鹿,今湖北钟祥东大洪山之麓。两地的后代均以沈为氏,芈姓沈氏也有2600多年的历史。  
      聃季载:一作"冉季载",本名姬载,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,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,为周朝诸侯国聃国(国都在今山东省定陶区)开国君主,冉姓的得姓始祖。其裔孙亦有被封于沈子国(国都在今安徽临泉),所以他还被沈姓族人尊为始祖
      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、安徽两省之间。春秋战国时期,逃至楚国的沈氏族人,仕楚为左司马,并世袭此官,长期居于叶邑(今河南叶县)。
  先秦时,沈姓主要活动于河南、湖北地区,在山西、安徽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地也有沈氏的足迹。东汉时,沈姓进入浙江,子孙昌盛,一直到隋朝,浙江武康的沈姓发展成著名的望族。唐朝的两次中原出发南下移民潮中,沈氏为其中一姓进入福建,随后移民广东,明末沈姓始入台湾(资料由拾亲撰修)
人口分布
      宋朝时期,沈姓大约有33万余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43%,为宋朝第五十四位姓氏。沈姓第一大省是浙江,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33%。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、江西、江苏和河南,这四省沈姓大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72%,其次分布于湖南、安徽、河北,这三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9%。全国形成了江浙赣、河南的南北两大块沈姓聚集地。
      明朝时期,沈姓大约有95万余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1.03%,为明朝第十八位大姓。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%,沈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得多。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和江苏两省,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78%,其次分布于安徽、山东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,这五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4%。浙江仍为沈姓第一大省,约占沈姓总人口的57%。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,尤其向浙江集中。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分布形状(资料由拾亲撰修)。后有小部分迁往台湾和海外。
当代沈姓的人口已达570多万,排在全国第四十九位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38%。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沈姓人口由95万激增到470万,增长了6.3倍,沈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。
      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沈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^形的态势。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苏、浙江两省,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36%,其次分布于上海、安徽、河南、广东、湖北、贵州、山东,这七省市又集中了37%。江苏为当代沈姓第一大省,居住了沈姓总人口的20%。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外散射的分布状。
      在近600年期间,沈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区别,向北、中、南的回迁十分强劲,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。沈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: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。在苏浙皖、闽台、山东东南部、河南东南角、湖北东部、江西大部、广东东部、云贵大部、广西西北部、黑吉东段、内蒙古东北,沈姓占当地人比例在0.39%以上,中心地区达到2.3%以上,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%,居住了大约66.3%的沈姓人群(资料由拾亲撰修)。在粤桂大部、湖南、江西西南、贵州北部、四川大部、湖北中部、重庆南部、河南东部、山东中部、青海东部、甘肃中部、辽宁东部、黑吉中西段、内蒙古东部,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.26%一o.39%之间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.4%,居住了大约20.3%以上的沈姓人群。
郡望
      吴兴郡汝南郡。
 
堂号
      总堂号吴兴堂
      分堂号:梦溪堂,三易堂,九思堂,肃雍堂,承裕堂,忠清堂,树本堂,文肃堂,永思堂,聚顺堂,叙伦堂,一本堂,八咏堂,三近堂,三善堂,世德堂,世馀堂,有馀堂,聿怀堂,孝思祠,志远堂,足徵堂,宏远堂,忠清堂,金鹅堂,春晓堂,思源堂,追远堂,师俭堂,崇本堂,惇睦堂,贻德堂,复初堂,敦本堂,敦叙堂,敦伦堂,敦睦堂,敦礼堂,肃雝堂,诵芬堂,馀庆堂,庆垂堂,庆传堂,锡类堂,鸿寿堂,济美堂,怀德堂,宝文堂,宝忠堂。 
四言通用联
三善名世;四韵家声。
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度,宋绍 兴年间为余干令,为政清廉,父老为之筑“三善堂”(三善指田无废土、市无遗民、狱无宿系)(资料由拾亲撰修)
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,首创“四声”之说。
 
四声作谱;三善名堂。
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。
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度。
 
三鸣世泽;八咏家声。
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作《登台望秋月》八首,称“八咏诗”。
 
石灯留待;云巢成编。
上联典唐朝时期的沈彬,临终指葬地以示家人,穴中一铜碑云:“石灯犹未点,留待沈彬来。”
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辽,著有《云巢集》传世。
 
人伦师表;匡正名贤。
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。
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佺期。
 
永明创体;叔度同流。
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,重声律,工诗文,时号“永明体”。南齐沈驎士,博通经史,何尚之叹为“黄叔度之流”。
 
师资共仰;泰运初开。
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典故。
 
汝源流彩;玉渚分华。
全联典指沈氏姓氏来历。
七言通用联
创新声律永明体;善作传奇不俗文。
上联典指南朝宋朝时期的沈约。
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既济。
 
定情诗成于博士;守宫论高出女官。
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真真,
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沈琼莲(资料由拾亲撰修)
 
泰运初开期偃武;师资共仰继休文。
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事。
 
图书数卷传枢密;勋业三朝仰历阳。
上联典指沈括。
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立阳人沈立,任益州判官,采集大河事迹及古今利弊,著成《河防通议》,治河的官员都以此书为根据。后历官两浙转运使、都水监、江淮发运使等。喜欢藏书,神宗曾问及,他报上所藏书目及所著《名山水记》三百卷。
 
存中仗义争一统;确士潜心选四诗。
上联典指沈括,曾出使辽国,驳斥辽国的争地要求,维护了宋王朝版图完整统一。
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沈德潜,字确士,曾选有《古诗源》、《唐诗别裁》、《明诗别裁》、《清诗别裁》等书。
 
立志须存千载想;闲谈无过五分钟。
全联典指近代民主革命家、法学家、教育家沈钧儒,该联为沈钧儒赠秘书方学武联语。
 
阿藏万汇凭吞吐;笔有千钧任歙张。
采用郭沫若撰赠茅盾(沈雁冰)联。
 
渔艇到门青涨满;书堂归路晚山晴。
采用清朝诗人、文学家沈德潜自题联。
 
武奠霞漳开十邑;德垂梅圃祝华封。
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。庙祀开漳功臣、武德侯沈世纪。
八言及以上通用联
威镇南坛,光辉千古;
祈山灵侯,万寿无疆。
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。
 
春兰早芳,秋菊晚秀;
浊醪夕饮,素琴晨张。
采用当代著名书法家、诗人沈尹默自题联。沈尹黩,原名君默,浙江昊兴人。
 
匡正名贤,克驾休文之彦;
人伦师表,岂惟良史之才。
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。
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既济。
清操过人,义伦图书数卷;
和气接物,零陵雅气一腔。
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人沈义伦。
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名人沈零陵。
 
开垦利民,田熟万家思沈括;
尊生济世,书成一部仰金鳌。
采用安徽省鞠湖县沈湾沈氏宗祠联。
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沈括帮其胞兄沈披规划开发圩田事。
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江苏无锡人沈金鳌,曾跟从华希闵研究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,跟从秦蕙田研究《周易》,跟从顾栋高研究《春秋》,著有《尚书随笔》等。
诗家俎豆不祧,我亦熟休文四声、佺期五字;
胜国衣冠如昨,人当慕青原仪节、石田孝忠。
此联为山西省太原市沈氏宗祠联(资料由拾亲撰修)
上联典出南北朝宋国的沈约、唐朝时期的沈佺期事。“五字”,指沈佺期长于五言诗。
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沈永年、明朝时期的沈周事。
      浙江武义武义沈氏宗谱5卷,沈双溪等修,民国26年木刻活字印本,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。
      湖南湘潭沈氏族谱18卷,首一卷,民国37年木刻活字印本,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。
      江西瑞金瑞金沈氏五修族谱,著者待考,清光绪8年木刻活字印本,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(资料由拾亲撰修)
      江西瑞金瑞金沈氏六修族谱22卷,沈赞述撰修,民国17年木刻活字印本,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。
      湘潭湘西岱山沈氏六修族谱,沈先积等主修,民国10年木刻活字印本,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。
      吴兴堂沈氏四修族谱,著者待考,木刻活字印本,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。
      天津沈氏族谱6卷,沈兆沄等修,清道光28年活字本一册,东京国立博物馆、犹他州家谱学会。
      河北清河沈氏族谱4卷,沈世远撰,木刻活字印本,河北省清河县沈儒林村。
      沈   靖:济阴太守。(资料由拾亲撰修)
      沈   戎:?—58,祖籍安徽,东汉初,为光禄勋,九江从事,累迁济阳太守。
      沈   莹:三国时期,?-280,三国时期吴国将领,曾担任左将军,丹阳太守。著《临海水土志》,详述夷州。
      沈君谅:唐朝,湖州武康县,684年—685年担任宰相(同凤阁鸾台平章事)。
      沈千运:唐朝,713—756,原籍浙江吴兴,盛唐天宝年间著名诗人 。
      沈阿翘:原是吴元济家中艺伎,善跳《何满子》
      沈   约:南北朝梁,441~513,吴兴武康人,字休文,文学家、史学家、声律学家。首创“四声”之说。
      沈   括:北宋,1031-1095,杭州钱塘人,字存中,号梦溪丈人,科学家、改革家。笔记体巨著《梦溪笔谈》。
      沈   周:明代,1427-1509,江苏苏州人,字启南,号石田,又号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居竹居主人等。吴门画派四家之一。著《石田集》 《石田杂记》等。
      沈   和:杭州人,字和甫。戏曲作家。能词翰,善谈谑,兼明音律。
      沈   仕:明代,1488-1565,浙江仁和人,字懋学,号青门山人,散曲家、画家,能诗,善画花鸟山水。
      沈   璟:明代,1553~1610,吴江人,字伯英,晚字聃和,号宁庵,别号词隐。戏曲理论家,戏曲作家,官至光禄寺丞等职。
      沈德符:明朝,1578-1642,浙江秀水人,文学家,字景倩,又字虎臣、景伯,撰有《万历野获编》等。
      沈   铨:清朝,1682—1760,湖州德清县人,创“南苹派”写生画,被称为“舶来画家第一”。
      沈法兴:隋末唐初,?-621,湖州武康人,出身于江南世家,任吴兴郡守。
      沈庆之:南朝·宋,386-465,吴兴武康人,字弘先,将领、太尉,封始兴郡公。
      沈亚之:唐代,781-832,吴兴人,字下贤,文学家,善文辞,且能诗,有 《沈下贤集》等传世。
      沈佺期:唐代,约656 - 约715,河南省内黄人,字云卿,擅长七言诗,与宋之问并称“沈宋”。
      沈既济:唐代,约750-约797,苏州人,文学家,长于史学,又善作小说。
      沈传师:唐代,769-835,苏州人,字子言,书法家,曾官至吏部侍郎,工书法。 
      沈   度:明代,1357-1434,华亭(上海)人,书法家,《敬斋箴册》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      沈   鲤:明代,1531~1615,归德(商丘)人,政治家、理学家。
      沈钦韩:清朝,1775-1831,江苏苏州人,字文起,号小宛,史学家,文学家。
      沈   复:清朝,1763~1825,清代文学家。著《浮生六记》。
      沈德潜:清朝,1673-1769,江苏长洲人,字碻士,号归愚,主张作诗应符合理学,有《唐诗别裁》 《古诗源》。
      沈永年:清代,江苏华亭人,画家,所画山水能得元代意趣。
      沈万三:元末明初,1330-1379,本名沈富,字仲荣,巨富。
      沈国模:明末,1575~1656,浙江余姚人,王学传人,姚江书院首创者之一。
      沈钧儒:近代,1875-1963,浙江嘉兴人,字秉甫,号衡山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政协副主席等职。
      沈雁冰:近代,1896-1981,浙江嘉兴人,原名沈德鸿,笔名茅盾、郎损、玄珠、方璧、止敬、蒲牢、微明、沈仲方、沈明甫等,字雁冰。革命文学家。有《子夜》 《林家铺子》等作品。
      沈从文:近代,1902~1988,湖南凤凰县人,原名沈岳焕,笔名休芸芸、甲辰、上官碧、璇若等,字崇文,作家、历史文物研究家、京派小说代表人物。
      沈乃熙:近代,1900-1995,祖籍开封。笔名夏衍,字端先,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,作家,文艺评论家。
      沈尹默:1883-1971,浙江湖州人,学者、诗人、书法家、教育家。
      沈曾植:1850-1922,浙江嘉兴人,书法家。原上海南洋公学(上海交通大学前身)监督
      沈启贤:1912-,陕西汉阴县人,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
      沈鸿根:1943-,上海人,笔名江鸟。诗人、理论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。
      沈   鹏:1931-。江苏江阴人,书法家、美术评论家、诗人、编辑出版家。
      沈南鹏:1967-。浙江海宁人(资料由拾亲撰修)。“2009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”,位列第五。
      沈国军:1962-。浙江宁波人。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等。
      沈行伟:1973-。浙江慈溪人,被誉为“民族打印机耗材之父”。
      沈石溪:1952-。上海人。原名沈一鸣,作家。